三个媳妇一锅烩大团圆婚礼 三个媳妇一锅烩大团圆笔趣阁
每年过春节,是家族大团圆的日子,在外地上学和在外工作的亲人们都纷纷踏上回家的路,就为了和家人们吃一顿团圆的年夜饭。通常在年三十这一天,主厨的那一位从早忙到晚,从准备食材,处理配料,凉拌,煎、炒、焖、炖、煮、煲汤这几道工序,若没有一个打下手的人,累的够呛。因为加起来三十几口人,要摆上三桌才坐得下,这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顿饭。
自从去年开始,我们家就在年夜饭上做了改革,除了白切鸡,清蒸鱼和汤独立烹调外,剩下的食材全部一锅烩,有菜有肉还有海鲜,一锅能顶半桌菜肴了。用超大的砂锅烹调,小火慢炖,各种鲜香味互相融合,食材的味道互相渗透,热气腾腾端上餐桌,热雾袅绕,香气扑鼻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边吃边聊天,温馨又温暖。这样也能长时间保留食材的温度,不至于做好一道菜,冷却一道菜,也不用额外用保温措施。简简单单的杂锦煲,比餐桌上的大鱼大肉还受欢迎,每次最早被吃光。
其实,杂锦煲在广东很多的餐厅蛮受顾客喜爱的,因为食材丰富,价格实惠,味道独特,一直以来都是餐厅推崇的菜式。它最早的菜名叫二十四味,后来慢慢演变成优雅的菜名“杂锦煲。”
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寻母时,为避免发生意外就扮成叫化子一路南下。当走到江浙某村时,一天恰逢一大户人家举办寿宴。乾隆皇帝去到时早已散席。那些伙夫阿姨正在收拾剩饭剩菜。乾隆皇帝快步向前说明来意。阿姨看到他饥肠辘辘的样子,就把那些混合在一起的剩菜盛了一碗外加一碗饭递给他。乾隆皇帝把菜送进口里时,味蕾顿开。连称“好吃好吃”。他问阿姨:你这道菜怎么做的,叫什么名字?味道那么好?”阿姨大笑“哈哈!这些都是客人吃剩的菜混合在一起的哟”!乾隆皇帝听后啧啧称赞。说“我给它起个名就叫二十四味吧”。说的“二十四味”无非就是各种菜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生成的味道,就是大家说的“大杂烩。”因为这个典故,如今客家菜系中的“杂锦煲”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。
【食材】红烧排骨100克、豌豆200克、黄花菜10克、木耳10克、冬菇10克、鱿鱼干50克、独蒜头2个、蒜苗3根、辣椒4个、食用油适量、盐5克、蚝油1汤匙、清水适量
备好食材,排骨隔天焖好,取一部分来做这道菜,主要是提味。
干菜类黑木耳、黄花菜、冬菇提前浸泡软,洗净后捞起沥干。
蒜头拍扁去皮,切片,蒜苗洗净,头尾分开切段,辣椒洗净切段。
鱿鱼干泡软,洗净后切段,豌豆洗净待用。
热锅,倒入食用油,倒下蒜头爆出香味。
倒入鱿鱼须煸炒片刻后加入豌豆,大火翻炒十几个来回。
接着倒入黑木耳、香菇、黄花菜。
调入盐和蚝油,翻炒均匀。
倒入适量开水,水量没过食材表面,遮上锅盖,大火焖煮至豌豆绵软,汤汁干透。
最后倒入蒜叶和辣椒,翻炒均匀后盛入砂锅中。
将砂锅放在炉火上小火炖煮10分钟左右,蒸锅端上餐桌即可。
食尚小贴士:
各种食材可以灵活变换,喜欢吃肉丸和豆腐泡的,可以添加一点进去,一锅烩菜式就这样,食材丰富,味道更浓厚。